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劉必榮講天下】2014年重要國際新聞回顧
Dec 30th 2014, 17:03

劉必榮教授-國際局勢評析。

評析 / 劉必榮

大家好,我是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今天要為大家評析的是2014年重要國際新聞回顧:

(一)、烏克蘭問題—烏克蘭衝突所引發東西方之間的緊張,烏克蘭的新聞幾乎貫穿整個2014。

(二)、油價持續下跌—油價下跌其實是2014年非常重要的國際經濟與國際政治相互關聯的一大新聞。

(三)、美國期中選舉—無論歐記健保、環保政策、新移民法或美國和古巴復交,這些都可以看出美國外交上的新變化,也可以預測這在2015年將變成府院之間或民主、共和黨之間的一個衝突。

(四)、伊波拉疫情—從伊波拉疫情看全球治理能否在國際上發揮良好效果。

(五)、中國—「一路一帶」的大佈局在今年看得出來中國非常展現的雄才壯志。

(六)、中東—國際如何圍堵及遏制伊斯蘭國的擴張將是2015持續觀察的脈絡。

(七)、空難—馬來西亞今年空難頻傳對國際的影響。

(八)、亞洲政局—看2014日本、印度、印尼、泰國、香港內政的變化。

(九)、歐洲—蘇格蘭公投對歐洲的影響及歐元復甦的力道將至何時才會影響國際?


1.烏克蘭問題

第一,我們看烏克蘭衝突所引發東西方之間的緊張。烏克蘭的新聞幾乎貫穿整個2014年,從3月份開始,克里米亞進行公投,然後脫離烏克蘭併入到俄羅斯,再到烏克蘭東部俄羅斯人聚居的幾個州要求要獨立,然後造成烏克蘭的內戰,直到烏克蘭總統大選,波羅申科當選總統,開始和東烏的叛軍進行談判,整個情勢到現在都還沒有穩定。12月26日烏克蘭甚至切斷了到克里米亞的電力、火車和路上公車的交通,希望給俄羅斯一些壓力。

俄羅斯當然也指責西方介入烏克蘭情勢,認為西方想透過烏克蘭危機絆倒俄羅斯;西方則認為俄羅斯違反了國際法,侵犯了烏克蘭的主權。我們看俄羅斯和西方的關係,在2014年年初俄羅斯大張旗鼓的舉辦了索契的冬季奧運,花了510億美元表現得非常華麗璀璨,把俄羅斯的軟實力成現在世人面前,俄羅斯本想用這個方法重振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地位,但沒想到烏克蘭一事使西方對俄羅斯制裁,而俄羅斯也低估了制裁所帶來財政及經濟上的衝擊,所以造成俄羅斯和西方的關係持續呈現緊張。

而普京在與西方關係緊張的情況下開始往其他地方取暖,所以他和中國走的更近,他拉攏印度、土耳其,甚至本來2014年要到日本去訪問而因日本加入與西方共同制裁俄羅斯而使普京的訪問行程臨時取消,但後來普京又同意在2015年訪問日本,也就是當他在西方沒辦法拓展的時候,他開始往東方取暖,希望能夠用東方的關係來鞏固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地位,但俄羅斯的經濟在受到西方的制裁下,又碰到油價暴跌,使俄羅斯的經濟一下子吹起一陣寒風。


2.油價持續下跌

第二,我們看油價。油價在2014年不斷下跌,甚至一向主導OPEC來調節油價的沙烏地阿拉伯也對OPEC發揮的功能表示失望,並開始走自己的路。所以OPEC並沒有如一般經濟學家所講的也許會減少生產來提升油價,這其中就牽涉到幾個效果:一說沙烏地阿拉伯讓油價不斷下跌,主要是要打擊美國的頁岩油,因為美國的頁岩油、頁岩氣造成能源地圖整個翻轉,美國對OPEC中東石油的依賴一下子減少,甚至頁岩油或頁岩氣進入市場也會影響油國的利益,所以才有一種說法是這些傳統的油國就坐任油價不斷下跌,讓美國開採頁岩油、頁岩氣覺得不划算,甚至可能變成經濟泡沫,造成新的危機,所以這是在經濟上的一個衝突。

當然,油價下跌也會在政治上造成連鎖反應,就是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一下子減少且雪上加霜,所以俄羅斯或伊朗等國家都受到油價下跌造成經濟上的衝擊,還包括拉丁美洲的委內瑞拉。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過去和美國嗆聲的國家,他們的態度就必須有所改變,否則他們的經濟也沒辦法讓他們在國際舞台上繼續扮演呼風喚雨的角色。因此在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油價下跌其實是2014年非常重要的國際經濟與國際政治相互關聯的一個新聞。


3.美國期中選舉

第三,我們看美國期中選舉的結果。美國是國際上的龍頭老大,而期中選舉的結果是共和黨將在2015年完全掌控國會參眾兩院,所以歐巴馬似乎陷入跛鴨的狀況,因此他勢必要和共和黨作某種程度的妥協。但在選完後我們發現歐巴馬的政策好像並沒有要走向妥協,例如原來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一直批評的歐記健保,他還是要繼續推動。歐巴馬甚至在選輸之後宣布移民政策要大量改變,要特赦將近五百萬非法移民,而這政策也是共和黨反對的,但歐巴馬可能著眼在2016年選舉,這移民法案可能會成為這次民主黨的一些鐵票。

此外,11月APEC會議上歐巴馬也和中國簽訂氣候協定,承諾要減排,而這氣候政策也是共和黨和民主黨很大的衝突點,因為它涉及經濟發展和環保事務,這兩者間誰比較重要?因此不管是環保政策、移民政策看起來都不像一個跛鴨總統會去做的,但因歐巴馬認為自己還是總統,該做的還是得做。

另一方面,美國在外交上也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改變,就是歐巴馬宣布要和古巴恢復外交關係。和古巴恢復外交關係,改變過去五十幾年美國孤立制裁古巴的政策,這當然是美國外交上一個非常大的變化,這也會影響共和黨的反彈,因為過去老一輩佛羅里達州那些古巴難民,他們也覺得對民主黨忽然承認卡斯楚政權覺得很難接受。

所以不管是歐記健保、環保政策、新移民法或美國和古巴復交,這些都可以看出美國外交上新的變化,也可以預測這在2015年將變成府院之間或民主、共和黨之間的一個衝突。


4.伊波拉疫情

第四,我們關心的是伊波拉疫情。今年2014年我們看到非洲伊波拉病毒的肆虐,國際上相當重視此事,因為伊波拉過去也流行過,而為何當時國際沒有那麼重視是因為那是非洲人的事。但隨著全球化趨勢、人的旅行,各種流動很可能使伊波拉進入到亞洲、美洲等,而這樣大的一個流行病會造成什麼樣的衝擊?現在看起來似乎國際上有合作,希望能夠遏制伊波拉,避免其病情失控或擴散,所以這也是我們關心國際在碰到疾病或流行病的時候,國際所謂的「全球治理」在此發揮重要的角色。


5.中國

第五,我們今年整個關切的就是中國,中國的新聞基本上看的是兩大塊。第一塊就是中國大陸的反貪腐,習近平上台後,強力打擊貪腐,反貪腐政策已經進入第二年,今年特別值得關注的除了過去薄熙來下台外,我們還看到先前的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軍委會副主席徐才厚,以及過去胡錦濤時期的黨內主管令計劃。這幾個大人物紛紛落馬,加上先前薄熙來被海外媒體稱為新四人幫,這在大陸內政上是一個蠻大的震撼。

中國的第二塊是在外交方面,我們看到更自我肯定、更有信心的中國外交,中國外交除了佈局歐洲,更強調多極的國際社會,所有的外交佈局都順著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就是大陸上常講的「一路一帶」的思維。這個大佈局其實在今年看得出來中國非常展現雄才壯志,這也會動力到明年2015年都不會停,此脈絡將會一直持續下去。


6.中東

第六,我們今年還看中東,中東事實上可以從南亞到中東一起看。

2014年美國和北約正式結束了在阿富汗的反恐軍事任務,歐巴馬過去是從伊拉克撤軍,現在他即將從阿富汗撤軍,但從阿富汗撤軍並不代表打敗塔利班,塔利班還是非常活躍,所以怎麼樣在美國撤軍後重建阿富汗的秩序,這是美國要思考的。

而美國所看到的一個對照組就是伊拉克,阿富汗、伊拉克兩個都是反恐戰爭,但2012年美軍撤出伊拉克時,沒有和當時的總統馬利基談好新的軍事安排協議,所以美軍都走了,結果伊拉克內部因此造成教派分裂;而過去海珊所代表的是遜尼派,海珊的遜尼派因為什葉派到伊拉克當政且無法納入伊拉克新的秩序當中,所以他們越走越偏激,就和另外一些非常偏激的組織聯合在一起,也就是伊斯蘭國。因此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北部及敘利亞,且他們和過去的恐怖份子不同,他們有部長、內閣,並可以透過網路宣傳號召到七十幾個國家10,000多名外籍兵團到敘利亞加入伊斯蘭國,幫忙打所謂的聖戰。

所以現在國際上整個在遏制及圍堵伊斯蘭國,讓伊斯蘭國的擴張受到一些挫折,也因此他們就不斷用抓到俘虜砍頭的方式造成恐怖震撼,希望西方不要對他們繼續圍剿。但西方還是持續用各種軍事轟炸,希望能夠遏制伊斯蘭國的擴散。然而地面部隊一直沒有進去,光在空中的攻擊是不是能夠確實遏制圍堵伊斯蘭國擴張?這是我們2015年可以繼續觀察的一個脈絡。


7.空難

第七,我們看的是空難。馬來西亞的空難今年非常震撼,從3月8日馬航370班機從吉隆坡飛往北京,飛機失蹤239人至今仍下落不明;7月17日馬航MH17班機在烏克蘭上空被擊落,到底怎麼被擊落也造成各方不同的猜測;12月28日馬來西亞亞航印尼分公司一架QZ8501從泗水飛往新加坡也失事,這幾乎讓整個馬來西亞航空非常震撼,也讓大家覺得這中間會不會有很多的迷還很難解,到底是什麼狀況,這也是國際在關注的。

其中有一點可看出當馬航370從吉隆坡飛北京,飛機後來折返消失後,各國不斷在海上搜救,結果到現在還沒找到。有一種說法是其實有人沒有講真話,因為如果真的搜不到或搜到,起碼展現軍事上的一些實力,所以在搜不到的情況下,也讓東南亞國家覺得有點緊張,必須要增強自己航空或雷達的作戰能力,所以不自覺間某種小型的軍備競賽也在這裡開始被點燃。


8.亞洲政局

第八,我們看亞洲政局。我們把亞洲政局整個當成一塊來看,2014年有蠻大的變化。

從日本來看,安倍晉三解散國會重新再競選,然後他再次獲得了人民的付託再次出任首相,而最重要的就是消費稅到底什麼時候能夠執行?安倍經濟學到底能不能夠帶來日本的經濟繁榮?我們還在看安倍後面結構的改革是否能夠推動。

印度今年也是變化的一年,今年印度產生新總理莫迪,他整個作法比過去更靈活,強調印度製造,強調印度要和各個大國保持關係,所以印度一直和中國改善關係,也拉攏日本和俄羅斯的關係,很明顯莫迪總理在他務實的態度下希望能夠在各大國之間能找到一個平衡的空間。

印尼今年也出現新總統佐科威,佐科威總統代表新一代的總統,而能否推動印尼整個改革,他們都比莫迪的印度更佔有好處。印尼過去預算有很多都拿來補貼能源、水電,結果現在油價一跌後,原來補貼的費用就可以抽出來作各種基礎建設。這些新興市場國家過去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基礎建設做得太差,而如此一來印尼就可以發展基礎建設。

泰國今年軍方終於發動政變推翻了總理盈拉,帕拉育出來組成軍政府也暫時穩定了情勢,但軍政府怎麼修憲,是不是在修憲情況下把過去塔信的紅杉軍勢力整個加以剷除?而在這個修憲過程中,當然有涉及到泰國王室、王儲之間的一些鬥爭,從王室鬥爭到紅杉軍、黃衫軍的對抗,到軍人的當政,其實泰國的情勢大致上穩定,但我們還是看它穩定之後的權力結構有什麼樣的變化。

香港今年也非常重要,就是佔中行動,香港一些學生及民主派人士主張香港特首要真普選,而真普選在北京方面當然不答應,所以佔中行動到最後沒有任何成果,但也已經把香港人真民主的想法傳達到全世界。


9.歐洲

最後,我們看歐洲。歐洲其實在2014年看的就是蘇格蘭公投,蘇格蘭公投本來大家非常關注,因為蘇格蘭和英格蘭結合已經三百多年,是否因為一個公投就可以翻掉,如果蘇格蘭公投成功的話,那麼大英聯合王國將會瓦解,整個歐洲引起的骨牌效應將造成很大的影響。結果後來公投沒有過,很多人當然就鬆口氣,起碼現在的秩序可以維持。

此外,歐洲在今年我們可以看到,本來以為歐元可以復甦,但後來發現歐元復甦的力道還是不足,但在這過程中,德國依然還是在歐洲扮演龍頭地位,雖然德國經濟有點停滯,雖然有些國家反對梅克爾樽節支出的政策而造成很多反樽節支出的政黨獲勝,但就大氣候來說,德國還是領導地位,但歐元的復甦我們還是必須再觀察,再給長一點的時間,歐洲才會在國際上扮演比較重要的角色。

延伸閱讀:劉必榮國際局勢評析 語音檔

  • 本文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和風學習機構創辦人、台北談判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曾任行政院顧問、中國時報總主筆、公共電視「七點看世界」及「全球現場」評論主播、年代電視「世界年代」評論主播、大愛電視「寰宇新聞」製作及主持人,並為外交部、外貿協會、經濟部定期講授談判課程,已出版十餘本談判著作。
  • 劉必榮臉書粉絲團和風學習機構官網
  •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bv14tiaw18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