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中央社巴黎/倫敦8日綜合外電報導)研究人員今天表示,超過2200萬人居住的非洲部分地區,存在伊波拉病毒動物傳人風險,此風險地區的範圍較原先認為更廣大。
法新社報導,雖然這種動物傳人或人畜共通傳染的實際風險很低,歷來只有30起確診案例,但風險地區散布廣大,升高未來爆發人類疫情的機率。人類伊波拉疫情始終源於病毒跨種傳染。
疾病專家團隊在eLife期刊寫道,此非洲大陸風險地區所涵蓋國家北至奈及利亞,南達莫三比克。
人們會在非常罕見案例下感染伊波拉病毒,透過接觸或食用遭感染蝙蝠、黑猩猩或大猩猩等動物而感染,然後傳染給其他人。
疾病專家團隊指出,以往從未發生直接動物傳人案例,但正面臨此風險的國家包括安哥拉、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衣索比亞、迦納、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拉威、莫三比克、奈及利亞、盧安達、獅子山、坦尚尼亞和多哥共和國。
以往曾傳出動物傳人案例國家包括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加彭、幾內亞、象牙海岸、南蘇丹和烏干達。
為疾病控制專家編製一系列地圖的這些專家表示,擴大的國家名單顯示,風險地區「較原先預測或評估更為廣大」。
路透社報導,科學家已繪製出爆發伊波拉疫情風險最高地區的新地圖,並稱動物身上保有此病毒的地區較原先認為更廣大,尤其是西非地區。
研究人員指出,更深入理解人們如何接觸到遭伊波拉病毒感染動物,例如透過獵捕和食肉,以及如何阻止他們感染此致命病毒,對防範未來爆發疫情攸關重要。
人類感染後致死率高達90%的伊波拉病毒,據信是經由蝙蝠或其他野生動物,透過接觸血液、肉或其他遭感染體液,跨種傳染給人類。
當全球歷來最嚴重西非伊波拉疫情的死亡人數幾近2100人時,今天發表的新地圖顯示,非洲中部廣大地區以及非洲西部,顯現科學家所稱的伊波拉「人畜共通傳染利基」的特徵。(中央社)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