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自付費像門檻 擋住中產就醫路
Jan 9th 2015, 23:27

【大紀元2015年0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編譯報導)美國正經歷一場逆轉的醫療命運:貧困、長期沒有保險的病患通過奧巴馬醫改(Obamacare)申請白卡(Medicaid)後,終於可以看醫生。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中產人士卻陷入高成本的醫療賬單,為避免負債纍纍而不願輕易就醫。

現在投保人不滿意的是,醫療保險要等到你付滿了自付費才提供醫療覆蓋,這無疑增加了投保人的負擔。就像是一個門檻或分界線,將投保人分開。能跨過這個門欄的投保人,可以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保險;但跨不過這個門欄的人,近乎等同於沒有保險。

中產的醫療狀況在惡化

有1/3的適齡工作者、自付費支出控制在收入5%以內的人,都存在不及時看醫的問題。此外,還有同樣比例的人群迴避醫生推薦的醫療測試、治療或者後續醫療建議,根據聯邦基金的發現。

美聯社以及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的調查也證實,有接近一半的中產人士選擇逃避醫療服務,或拒絕高額醫療支出、陷入財務困境。

從2010年開始,有保險的員工使用醫院護理的次數一直在下降,看門診的次數也在2012-2013年間出現細微下滑,根據醫療健康成本機構的數據分析。

遠程醫療的創辦人Stan Brock,在全美運營免費診所業務,他說機構的義工發現有7%的病患持有工作提供的保險,卻不得不前來申請免費診治。
  

自付費太高 看不起病

全美共有1.5億適齡工作的人群、約60%通過僱主計劃取得醫療保險覆蓋。聯邦基金(Commonwealth Fund)的最近調查發現,每10個適齡工作的成年人中,就有4個因為成本規避醫療服務。即使在政府部門工作,也存在這種成本轉移現象。

這種現象在各州都很普遍。霍莉.威爾(Holly Wilson),某通信公司的欺詐調查員,患有心臟衰竭和高血壓,最近三個月都沒有服用任何血壓藥物。因為血壓飆高,醫生警告可能存在較高的中風風險。她表示,因為僱主提供的保險計劃,自付額是2,500美元,她根本無法負擔這筆支出。

「因為自付費太高,我們只能儘可能地減少看診次數;但是究竟我們又能看得起幾次醫生——真是擔心醫療成本。」大多數中產持這種觀點。凱撒基金的高級分析師Karen Pollitz說:「以前覺得1,000美元就是高自付費計劃了,現在這都成常態了,我們看到的都是高自付費計劃。」
  

有保險等同零保險

有些情況下,自付費所起的作用等同於無保險,它無形設置了一個醫療開支的最低門檻。按照醫療保險的規則:投保人支付的自付費(deductible)越高,越容易減少他們的看診次數,或延遲治療,減少處方和定量藥。

在生病時,病患通常不得不在就醫還是省錢上做決定。有時候不是病患願意拖延看醫,或者不聽從醫生的建議,而是出於經濟上的壓力,而不得不中止或改變看醫過程。因為一看醫,就意味著賬單;所以儘管病患知道有風險,卻不得不在風險與經濟上權衡。

自付費(自掏腰包的醫療費)在上述決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Jennifer Ross,佛羅里達的一位關節炎患者,通過丈夫的工作取得保險覆蓋。但每個月$2,400的藥物支出,需要她支付600美元的自付費用。Ross最近不得不作出暫停藥物的艱難決定,這樣能把省下的錢買輪椅。
  

超過儲蓄額的自付費 付不起

在過去八年間,自付費漲了一倍,而且醫療支出更是超過家庭平均儲蓄額度。

美國的自付費計劃比例,已從八年前的55%提高到今天的80%,約上漲了45%,根據凱澤家庭基金會的研究。同時,個人計劃的自付費平均金額也比八年前增長了一倍,從584美元增加到1,217美元;再加上共同支付、共同保險和計劃外的藥物或醫療服務,壓給投保人的負擔的確不輕。

另一方面,從家庭收入來看,中產家庭收入約5.3萬美元,而家庭平均儲蓄低於6,000美元(根據Pitney-Bowes Software 2012的報告)。對不習慣儲蓄的美國家庭而言,當自付費高於6,000美元時,就可能給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

去年單個病患的平均醫療支出是17,600萬元,家庭自付費用的最大額度是10,000美元。換句話說,一些存在慢性疾病或大額醫療賬單的家庭,需要支付超過儲蓄的款額(7,600>6,000美元)。
  

健康和財務的雙重惡性循環

當消費者跳過醫療護理,他們可能陷入身體健康以及財務狀況的雙重惡性循環。

「醫療支出總是會上漲,如果你有慢性疾病,毫無疑問他們還會上漲。」凱撒分析師 Pollitz認為,「這只能逼著人們拖延治療或者減少藥物,別無他法。」屆時,宣告破產、申請白卡可能是中產再次擁有保險的途徑之一,但同時勢必增加聯邦以及州政府的醫療負擔。

Kim Brown,年薪4萬,在接受甲狀腺癌手術治療後,她不停地收到醫院的賬單。她說自己每年的自付費是7,500美元,同時需要支付住院期間15%的住院費。因為疾病她已無法工作,所以她不得不宣告破產、申請白卡(Medicaid)。

另一方面,醫生發現有高自付費計劃的病患往往受限於自付費,直到發現有潛在危險,不得不最後尋求緊急救護。而且當病患需要緊急護理時,已經是負債一身。

所以,醫生們一致認為,中產人士擠滿急癥室只是個時間早晚問題;而且往後拖延醫療服務很危險,這種趨勢如果繼續擴散的話,可能會威脅整個國家的健康。
  

我們該不該批評健保法案?

保險行業就是一個吃錢的行業,但轉移給消費者的醫療成本,卻成為很多人的新負擔。

保險公司推出的高自付額計劃比例也越來越高。2014年「高自付費計劃」的覆蓋員工比例從18%上升到23%,根據Mercer的研究。

許多病人和醫生都認為是因為保險公司(僱主)太貪婪,但是保險公司以及僱主都不同意這個觀點。還有一些僱主反過來責怪一切都是奧巴馬醫改(也稱健保法案,ACA)惹得禍,稱這迫使他們削減一般計劃,以避免在2018年支付高成本的醫療覆蓋「凱迪拉克稅(Cadillac tax)」。

也有人持不同觀點。「ACA生效以來,對各類健保計劃都起到了促進作用」,華盛頓商業健康集團的執行長Brian Marcotte認為,他所在的機構有400名員工。他認為2018年的卡迪拉克稅是減少中產醫療福利的一個誘因,但又承認管理醫療成本是另一回事。

凱撒分析師Pollitz認為ACA通過給自掏腰包的費用(自付費)設置$6,300的上限,實際上此舉會抑制消費者,因為這個數目比大多數人的銀行存款都多,但是有上限總比沒有好。

還有一些專家認為,出現中產就醫難的現象與「工資呈黏性,不如醫療成本增長快」有關。在過去50年間,工人的平均時薪幾乎沒有太大變動,按購買力計算,1964年的平均時薪約合現在的$19.18,而2014年的平均時薪則是$20.67,根據美國勞工局的統計。而與此同時,美國的醫療支出從1960年的國內生產淨值的5%上升到2013年的17%。

正如大眾所期盼的:「健保法案是朝正確方向前進的一步,但還不夠。我們期待還有更多的改善。」

責任編輯:麗莎

分享到 Facebook
美東時間: 2015-01-09 17:36:36 PM 【萬年曆】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5/1/10/n4338548.htm自付費像門檻-擋住中產就醫路.html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bv14tiaw18li 的頭像
    nbv14tiaw18li

    進擊的巨人14, 進擊的巨人線上看, 進擊的巨人漫畫, 進擊的巨人遊戲, 進擊的巨人 動畫, 進擊的巨人 線上漫畫, 進擊的巨人14線上看, 進擊的巨人13, 進擊的巨人 h, 進擊的巨人op

    nbv14tiaw18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