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預期滬港通十月開通的想法正式落空,再加上新股申購對A股資金面的影響,短期內大盤或繼續調整。 昨日港交所公布滬港通最新進展稱,各方已做好技術準備,但迄今沒取得啟動
市場預期滬港通十月開通的想法正式落空,再加上新股申購對A股資金面的影響,短期內大盤或繼續調整。
昨日港交所公布滬港通最新進展稱,各方已做好技術準備,但迄今沒取得啟動批準,因此也沒有實施滬港通的確定日期。此前,有媒體報導稱,受香港局勢影響,“滬港通”已被無限期擱置。而上交所也已取消原定於25日舉行的滬港通開通彩排儀式。不過,隨后人民網(行情,問診)刊文表示,滬港通屬於國家既定政策,無限期推遲是不可能的。此前,A股市場受滬港通的刺激而帶來估值的回升,而開通日期的推遲將對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尤其是藍籌股將受到一定的打壓。
除了滬港通的影響之外,新股對資金面則繼續沖擊。今日寧波精達(行情,問診)和合鍛股份(行情,問診)將申購,再加上上周四、五的9只個股,共有11只個股進行申購,凍結資金在7000億至9000億之間。根據新股申購的流程,上周四申購的資金在明天才能解凍,因此今日將成為本輪凍結資金最多的一天。在此情況下,大盤必將承受較大的壓力。
從技術上來看,在日K線上,MACD指標並沒有好轉跡象,綠柱繼續擴大,而DIF線下穿DEA線並繼續向下。布林線上,股指處於空頭市道,觸及下軌,線口正由收斂轉為放大,若跌勢延續,將呈現破位下跌形態。
總的來看,今日或處於“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天”,資金面的緊張加上滬港通的落空都將給市場帶來一定的壓力,投資者還是應該以謹慎為要。激進投資者可以關注以下投資機會:
首先,北京APEC雙部長會議及領導人會議將於11月中上旬舉行,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領域的合作是重點談判之一。資訊獲悉,全球供應鏈主要推動的是軟件領域的合作。領導人會議將宣布第一批參與亞太示范電子口岸網絡的口岸,作為創始口岸。亞太示范電子口岸網絡運營中心將設在上海;亞太地區首個綠色供應鏈網絡示范試點將設在天津。而全球價值鏈方面,相關部門聯合制定了《促進全球價值鏈發展合作戰略藍圖》,該政策性綱領檔案將同時commit給雙部長會議和領導人會議進行核准,爭取在領導人會議上發布。
其次,農業部最新公布的9月份數據顯示,能繁母豬存欄量連續9個月下降至4479萬頭,連創四年來的最低點。參考目前仔豬價下跌趨勢,市場人士預計,后續母豬存欄的下降還將繼續。而需求方面,進入11月份之后,隨著天氣轉冷,南方進入傳統臘肉制作期,春節前的豬肉消費旺季也將來臨,需求將迎來季節性回暖,11月份開始豬價或將重拾增長的勢頭。年底養殖供給預期好轉,提供版面良機。無論豬價走勢如何,當前養殖板塊已具備吸引力:若需求回暖,價格筑底回升,當前時點可版面春節前的旺季反彈;若價格繼續下跌,加速去產能概率將大大提高,當前時點或是版面明年大周期的機會。
第三,近日在阿里自主操作系統YunOS 3.0新品發布及國內自主OS研討會上,工信部副部長楊學山表示,沒有本土的操作系統,我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就會失去根基,資訊保護也會失去基礎。國家將整合政府不同的資源共同為基礎性的創新提供資金和其他方面的支援。目前阿里自主研發的YunOS操作系統已擁有1000萬用戶,但產業鏈和生態鏈仍須完善。據業內人士透露,為推動自主操作系統早日達到億級用戶規模,阿里正在與中移動籌劃深度合作,合作將涉及中移動飛信與阿里云YunOS的合作,以及YunOS與中移動終端公司合作等。建議關注為中移動及阿里自主操作系統提供技術及產品支援的廠商。(中證投資)
機構:滬港通推遲打擊概念股
上周末,“滬港通或無限期推遲”傳聞成為各大機構內部討論焦點。“我們不認同無限期推遲,但估計10月上線有難度。”一家券商首席規則分析師認為,“如果沒有官方的進一步訊息,那么前期融資買滬港通標的資金不少,大概率會撤出來,會打擊指數。”上述分析師建議:警惕融資余額在三季度上升較多的滬港通概念股。
大市風向
海通:警惕短期系統性回調
10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機構情報站”欄目援引機構分析指出:“10月進入利好兌現期”。文章表示,“10月中下旬,隨著利好預期逐漸兌現,A股面臨調整壓力”。
10月21日以來,滬指加速下跌,收出四連陰。海通證券(行情,問診)10月24日發布最新觀點稱:短期警惕系統性回調,11月后期或是大浪淘沙好時節,可優選新興產業標的;中長期建議關注價格拐點或增量需求相關的產業鏈。
記者注意到,海通證券提出上述建議的邏輯是:階段性貨幣寬鬆所導致的經濟數據成果或在四季度里逐步體現,或將對應2014年12月~2015年2月的一輪波動。因此,11月后期或是大浪淘沙好時節。
那么,哪些標的值得關注呢?海通認為,從目前季報披露情況和進程看,新的優選組合中,新興產業標的(TMT、電子、醫藥)有望占主流。基於上述考試,回調后可優選新興產業個股或創業板相關指數基金。
從中長期考慮,海通建議關注價格拐點或增量需求相關產業鏈,具備更好的供需結構改善和產業成長上的可持續性,如港口機械/海洋工程 (船隊規模和港口版面規劃有望適度超前,海洋油氣開發行動計劃出臺值得期待)、核電和環保健康(立法從嚴、監管加強,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值得期待)等概念股。海通認為,振華重工(行情,問診)、華伍股份(行情,問診)、江蘇神通(行情,問診)、天瑞儀器(行情,問診)等個股拐點明確。
市場關注度:
驅動周期:中短期
重點關注:市場回調幅度
行業熱點
“水十條”有望出臺看好三類股
近期各地頻現霧霾,又成輿論焦點。在不少機構看來,除大氣污染防治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外,污水處理產業鏈也同樣蘊藏不少機會,尤其是“水十條”出臺在即的利好值得關注。
中金公司最新研究認為,《清潔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 “水十條”)出臺在即。2013年9月出臺的大氣“國十條”政策執行力度強於以往,使相關係列政策“水十條”的推出令人期待。中金進一步表示,未來污水處理市場空間巨大。
中金稱,在市政污水處理方面:預計2014~2016年,污水處理設備/工程市場空間合計約820億元,年均增速12%。拉動投資增速的主力是: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再生水廠新建。此外,若《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2002)》再修訂、進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限制,則會掀起新一輪改造熱潮。
設計運營方面:預計2014~2016年市場空間合計770億元,年均增速13%。污水處理廠市場化運營比例提升、污水處理費長期看漲是市場擴容主因。
工業廢水處理方面:設備/工程市場預計2014~2016年空間合計約1200億元,年均增速17%。主要受益於紡織、石化行業污染物排放提標。設計運營:預計2014~2016年市場空間合計200億元,年均增速26%。
中金稱,對於工程市場,在現有污水排放標準下,污水處理設施的排放達標率鮮有官方統計,未來排放要求預計進一步提升。市政領域,看好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再生水廠新建;工業領域,看好化工、紡織行業廢水處理提標改造。
對於運營市場,更廣闊的空間有待打開。理由有三:第一,現有污水處理設施的市場化運營比例不高,市政約50%、工業約5%,在政府推廣PPP(公私合營)、第三方專業運營的背景下,上述比例有望提升;第二,污水處理費長期看漲;第三,相比工程,運營是存續期更長的市場。
中金表示,看好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再生水新建工程、化工及紡織行業提標改造工程和市政及工業污水處理運營市場。落實到具體標的,看好三類個股:第一,低杠桿、業務優勢版面的工程類民企,如:碧水源(行情,問診)、津膜科技(行情,問診)和萬邦達(行情,問診);第二,資產多地分布的市政運營類國企,如:興蓉投資(行情,問診)、首創股份(行情,問診)和北控水務集團 (H股);第三,在細分領域具有先發優勢的工業運營類企業,如萬邦達。
市場關注度:
驅動周期:中長期
重點關注:“水十條”何時出臺
四因素“戳”痛A股 三大時間視窗拷問2300點
上周,A股市場連續震盪下行,上證指數在跌破30日均線后,盤中一度擊穿2300點整數關口。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全周分別下跌1.66%、2.83%和2.21%,成交量有所萎縮,顯示A股市場縮量探底的格局已經形成。分析人士表示,目前點位正糾結於這條長期壓力線位置,但月K線底部五連陽也為大盤再次走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后市有較長時間將維持區間拉鋸震盪走勢,以時間換空間直到完全突破這條分界線。屆時如果宏觀貨幣政策出現變化,也將徹底扭轉多年的熊市性質,行情也將步入長周期級別的上升循環征程。
可以看到,在9月份經濟數據不樂觀、新股集中發行、外圍市場趨弱以及技術上調整等四因素的打擊下,上周滬指呈現出四連陰的走勢。對此,業內普遍認為,近期市場的調整是在情理之中的。經過近3個月的上漲,個股輪動基本完成,典型的標志就是低價股數量迅速減少,而這往往意味著一輪行情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從長期看,經濟增長能否在四季度企穩、國企改革實質性推進的步伐是否加快以及貨幣政策的導向等都對中長期市場產生影響,如果這些因素基本不變,那么中長期走勢依然向好,目前只是短線的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市場將面臨三大時間視窗。首先,本周將是10月份最後一個交易周。從上證指數月K線上看,在月線五連陽后,10月份能否再度收陽,將面臨考驗。
其次,本周基金三季度投資組合和上市公司三季報將全部披露完畢。以目前已經披露的情況看,基金或將再現高持倉比例的魔咒,而上市公司業績同比增速也出現放緩態勢。
第三,大盤前期反彈時間已持續12周,接近13周的時間視窗。分析人士預計,后續調整可能在5周或者8周附近。
總之,目前市場的焦點集中在2300點一線。樂觀者認為,上證指數上周調整到2296點,已經基本到位,最多再回調10個點就差不多了,但是調整時間似乎尚嫌太短,估計需要1周至2周的低位震盪。而本周周中隨著新股申購資金解禁,預計股指會有反抽。謹慎者則認為,從時間周期和幅度來看,大盤的調整還遠沒有結束,后市仍有較長的調整時間和一定的調整幅度,預計調整時間將貫穿到11月份中下旬,調整的目標位有可能在2250點至2200點一帶。(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