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空間規劃非得要用制式隔間才能定義室內格局?只要善加運用開放或無隔間設計,不但能創造獨立與私密兼具的雙贏效果,同時還能再創造出空間與使用者之間的另一種互動關係呢,這是小空間放大術的重要內涵。
案例:採開放式設計的廚房,在非制式隔間手法表現下,不但動線節奏清楚,也能維持空間的寬闊大器,增進互動關係。
擁有開放式廚房是許多人的心願,然而在小空間中,如何營造出開放氛圍?「窗口」的設計,是個關鍵。
相當喜歡作菜的Alice與先生結婚後,就特別把廚房連接餐廳和客廳的牆上挖了個大窗口,讓餐桌挨放於窗口下。這樣的作法,用餐的人,只需伸手就能接到廚房裡遞出來的餐點、飲料和杯盤,廚房裡的人,也免去進進出出的忙亂。
「過去,我們住套房,開放式小廚房雖然讓朋友和家人互動沒有隔閡,但油煙也隨之飄散出來。」Alice說,自從在牆上開個大框後,現在這個廚房,非下廚時間,大框框不僅完全沒有任何阻隔,還加強了視覺感,「等到真的需要用到大火快炒時,打開強力抽油煙機,放下廚房大窗口的捲簾,門一關,相較之前開放式廚房,完全沒有油煙瀰漫的困擾。」
廚房的這個大窗,不僅維持開放空間,還保有空間區隔,而在靠餐桌旁的那一面,設計一圈黑色的框,瓦斯爐、冰箱、電器櫃,都被鑲在框裡,有如一幅畫,製造了開放廚房的獨有樂趣,也增加了互動驚喜,廚房跳脫位於角落的陰暗空間,成為凝聚人氣的重要主角。
這樣的互動空間,動靜皆宜,除了三五好友聚餐開趴,也因為這扇窗讓視線暢行無阻,家裡的成員也不會離開在廚房忙碌的人的視線。Alice說,有時先生下班了,也經常放著書桌不用,自己主動到這塊空間報到,只要搬台筆電或是放個平板在餐桌上,就可以一邊作事,一邊陪窗內的太太聊天、作菜,讓彼此的情感交流不再因為一堵牆而有隔閡。
當然,這樣的創意,還可以利用其它方式來達成,例如增加一個工作台/吧檯,可以取代餐桌,間接地把家人帶到廚房邊緣;除此之外,工作台/吧檯的功能性強,彈性也大,不見得非要設一個固定的吧檯,現在還有很多活動式的類吧檯可選擇。
另外,擺一張大餐桌,則可改善傳統的一字型小廚房,沒法擴建的空間問題。藉由一張大餐桌,在這裡,家人可以進行互動,無論是挑菜、聊天等,借用餐廳的空間,補強廚房的互動功能。
最後一個小秘訣則是拉齊視線,如果家中打算設計開放式廚房,不妨可以從地面著手。選擇降低廚房地板,或抬高餐廳的地板,讓在餐廳裡坐著的人,視線高度能與在廚房的人一致,就能促進彼此對話。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