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ngyh (來自橫濱破倉庫的路人)
站內Baseball
標題Re: [分享] 關於日職的轉播權賣法與2012年各隊收益
時間Wed Jul 2 21:47:06 2014
除了翻譯日文的地方OK,其他說明有很多不得不澄清的地方(原文部分刪除)
※ 引述《jfy (天之子)》之銘言: :
: 而洋聯的部份,則因為在2007年時洋聯6球團共同出資、出人成立了 : Pacific League Marketing Corporation(洋聯行銷公司), : 來負責統籌洋聯的贊助商、轉播權銷售、行銷等事務, : 國外電視台若是想買洋聯賽事,只要與這間公司接洽就能購買洋聯6球團的所有主場賽事, : 所以像Fox買火腿的比賽,能夠從一開始的72場主場賽事(洋聯賽事60場與交流戰12場), : 增加到132場(只有交流戰在央聯主場的12場不能播)就是因為洋聯行銷公司的存在, : 所以如果Fox遇到火腿的比賽因雨延賽(東北樂天與千葉羅德主場,或歐力士神戶球場), : 如果Fox願意,應該是可以改播洋聯其他球隊的比賽。 "電視"轉播權PLM只有五隊的,唯一沒有的那隊就是火腿 火腿自己另外有媒體管理公司,所以電視轉播權是抓在自己手上 PLM能六隊全拿的只有"網路"轉播權,所以大家才能看到洋聯TV這個轉播網站 (
http://tv.pacificleague.jp/ptv/pc/ ) FOX體育台買的火腿轉播,就是主場72場和火腿買,客場60場和PLM買 今天已經跟該台查證過無誤 當然也不可能有什麼因雨延賽就播其他場,又不是買全部球隊 而且買轉播權本來就是遇因雨延賽就改延賽當天再轉播啊
: 但是單單只看稅後損益也很難了解日職各球團的實際營收情況, : 所以引用日本網站所整理之2012日職12球團營收資料如下:(單位:億日圓) : 球團 全年進場 營收 門票 轉播 選手年 球場 稅後 : 名稱 人數(萬) 總額 收入 權利金 薪總額 租金 損益 : 讀賣 290.3 220 81 20 36.4 25 14 : 阪神 272.8 200 69 15 38.2 0* 2.1 : 中日 208.1 110 53 8 33.8 40* ? : 養樂多 132.3 60 34 5 25.0 20 -26 : 廣島 159.0 117 40 5 19.4 5.8# 2.5 : 橫濱 116.6 85 28 5 19.2 6 -20 : 軟銀 244.7 250 62 5 29.4 0* 4 : 西武 152.6 100 39 4 25.6 0* 6 : 羅德 123.9 80 32 3 22.3 2.5# -0.05 : 火腿 185.9 103 47 3 25.6 10 3 : 歐力士 133.1 90 35 3 24.1 10#* ? : 樂天 117.8 82 30 3 23.0 1# 0 這些數字完全忽略掉母企業以廣告費用的名義投入的填補額,這是公開的秘密 (根據1954年日本國稅廳的通告,但也只有職棒可以這樣做) 實際的赤字情況雖不像2004年的時候那麼恐怖,也沒有上面那麼漂亮
: 上述球場租金金額後方加註*者,表示其主場球場是同集團公司所有, : 或者就是由球團本身所擁有的,而加註#者,則表示其主場球場是公有, : 但由該球團受託經營管理,歐力士則是因為京瓷大阪巨蛋, : 在之前因為原持有公司經善不善,所以歐力士集團藉機入主, : 而神戶球場則是公有由歐力士球團經營管理,所以同時標註*與#, : 軟銀的主場則原本是其他公司所持有,但軟銀在2012年時以870億日圓買下來, : 成為軟銀集團所擁有,在購買之前,軟銀每年要付48億的租金, : 而中日雖然每年要付40億的租金,但是名古屋巨蛋與中日為同集團下的公司, : 另外,火腿雖然每年要付10億租金,但札幌巨蛋的經營管理公司.株式會社札幌Doom, : 也是火腿的贊助商,所以應該能從贊助金拿回一部份, 嚴格來說,歐力士不是"藉機"入主,而是因為京瓷美達只想買命名權不想要經營權 但是經營公司已經搖搖欲墜了,所以連地方政府都出動去拜託歐力士買下來的 另外,是札幌Dome不是札幌Doom
: 推 chengda12:這樣的權利金有人多有人少的作法 會不會就是造成 07/02 14:41 : → chengda12:萬年弱隊的原因之一 07/02 14:42 :
: 日職的萬年弱隊產生原因很多,其中選秀制度的影響應該比較大, : 畢竟墊底的球隊不會有狀元籤,還要跟其他球隊比運氣搶新秀, : 再來就是選手薪資較低的球隊也比較難留住有FA權的好手。 完全相反,產生萬年弱隊的原因很多,但選秀制度反而是打破萬年弱隊的重要功臣 如果沒有1965年開始實施選秀制度的話 從1950年到1964年的15年間只有4次前三名,一次聯盟冠軍都沒有的阪急 不可能在1965年到1979年的15年間拿九次冠軍,只有三年不在前三名(含1965和1966) 還在1975年到1977年日本總冠軍三連霸,創建阪急王朝 從1950年到1964年的15年間,甚至1965到1974的10年間,從來沒有超過第四名的廣島 不可能有十年的時間培養出一批在自由競爭時代他們絕對搶不到的好選手 讓他們在1975年刮起赤帽旋風,之後到1986年的12年間拿到五次聯盟冠軍,三次總冠軍 當然更別提1980年代之後日職完全進入戰國時代,根本不可能出現V9巨人那種怪物 甚至阪急王朝之後到現在為止,唯一曾拿過總冠軍三連霸的西武王朝 都是因為根本陸夫很會"玩"選秀制度,才能打造出那種黃金陣容 真要講的話,頂多只能說"不敢勇於指名優秀選手",才是萬年爛隊的成因之一 阪神隊從1980年代到2000年代的成績變化和選秀指名時的"勇氣度"就是好例子 當然,有些球隊是矇著眼睛亂選的話,那又是更嚴重的狀況了 再回到上面的問題,權利金的多寡,在日本的確是和後來球隊的貧富差距拉大有關 1952年日本實行主客場制,同時也實施了門票收入和轉播權利金由主場球隊全拿 當時各隊人氣和觀眾入場數本來就有些差距了,大家比較注意門票收入的部分 轉播權利金因為當時大多來自廣播,說實在大家沒有差那麼多,所以爭論很少 然而很諷刺的,同年巨人同集團的日本電視台設立,也是日本第一家民營電視台 1953年日本電視台開始轉播巨人隊的比賽,巨人的轉播權利金收入就開始三級跳 不只如此,這個電視台和讀賣新聞一樣是巨人自家的,會幫巨人吸引更多人氣 所以變成金錢和人潮全往巨人流,巨人又得到更多的經費去挖角好手,打出好成績 同屬中央聯盟,和巨人一樣是媒體業背景的中日,和巨人的差距其實就在電視 就連中日都和巨人有落差,就連阪神都要以"傳統對手"之姿努力攀住巨人 (雖然阪神也有很多親阪神媒體,但畢竟不是自家的,還是有差距) 就可以想見其他沒有媒體資源的球隊戰得多辛苦 甚至是進入剛好相反的惡性循環:人氣低,收入少,戰績差,更沒人氣和收入 尤其是每日報系撤退後完全沒有媒體業的太平洋聯盟,1980年代前的能見度很低 這就是為什麼洋聯到現在轉播權還是很便宜,聽說有低到每場100萬日幣以下的 同時也就是為什麼洋聯會組成共同的轉播公司,央聯還是各自為政的遠因 不過風水輪流轉,洋聯球隊多次轉賣的結果,使洋聯反而先有IT產業進駐 像是網路轉播這些新興媒體,反而是洋聯先掌握到,央聯還在摸索甚至裹足不前 今後洋聯在轉播媒體上會出什麼招,很值得期待 其實今天早上幫雜誌的實習生做心得分享時才教他們 拼命翻譯外國好文,但自己論述時問題一堆,那不如多花時間充實知識和訓練思考能力 嗯....只能說,共勉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2.84.15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aseball/M.1404308831.A.D61.html
推 kizuki0315:好文 07/02 21:53
推 anckyX:所以日職球隊真正能從球賽賺錢還是算少數嗎? 07/02 21:55
→ jfy:感謝您的補充,不過選秀的部份,我只是覺得有狀元籤或許多少讓 07/02 21:56
→ jfy:弱隊能夠優先補強到好手,算是可以讓弱隊有提昇戰力的機會,故 07/02 21:57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